时间: 2025-05-06 16:09:39 | 作者: 工业产品
在广州开发区、黄埔区,有3个“80%”令人瞩目:80%以上的规上工业公司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高新技术企业是民营及中小企业,80%以上的发明专利、创新成果和新产品来自民营及中小企业。
面对如此多的非公有制企业,当地如何为企业的发展“搭台”?依托自身产业基础优势,全力打造现代化产业集群,便是一招!
2025年伊始,作为广东省超高清视频显示产业集群的“链主”企业,广州视源电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视源股份”)全球总部基地及智慧医疗项目在广州开发区破土动工,总投资50亿元。
在新型显示产业领域,该区围绕“主导产业引领、有突出贡献的公司带动、产业生态支撑”,构建起覆盖上游显示材料、装备,中游面板、模组制造以及下游应用的完整产业链条。目前,全区拥有新型显示规模以上企业137家,2024年全年完成产值超1500亿元,约占广州市的四分之三。
“我们将持续通过抓招商、抓产业、抓项目、抓服务,从工艺技术创新、配套能力提升和应用场景拓展等方向努力,推动新型显示重点项目在黄埔区落地,巩固显示产业领跑地位。”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工业和信息化局电子信息与装备工业科科长张钟晖说。
支持非公有制企业发展,金融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设立了多个风险补偿机制,有效缓解了非公有制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这,是第二招!
2月7日,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举行2025年第一季度重点项目签约开工活动,从千亿级能源动脉到AI医疗黑科技,从半导体隐形冠军到跨境电子商务标杆,超1471亿元投资构筑的“新质生产力矩阵”正式启幕,152个“未来引擎”点火启航。
值得注意的是,此时,全市首家建行科技支行揭牌,规模90亿元的广州首批AIC试点股权互助基金空降,为这场硬核科技盛宴注入了金融“动力”。这是科技金融的具体体现——强调金融资源配置的方向是科技产业和科学技术创新活动。
此外,广州开发区、黄埔区还搭建了民营及中小微企业信用信息和融资对接平台,引进了80余家金融机构,发布了220余种金融理财产品,累计促成融资超416亿元,为非公有制企业提供了丰富的融资渠道。
广州开发区、黄埔区以创建“中小企业能办大事”创新示范区为契机,持续打造更优营商环境,这是第三招!
2024年1月,广州开发区、黄埔区入选广东省首批营商环境改革试点。该区快速响应,发布《建设省营商环境改革试点行动方案》,共推出30个重点任务、120项改革举措,聚力实施产业能级强链提升、产业要素配置优化、数字营商强基赋能、营商环境协同共建等八大行动,努力为全省营商环境改革先行示范。
企业怎么样看待这里的营商环境?正如视源股份副总裁黄健所言,“我们在广州开发区的快速成长,佐证了这里的发展优势”。
修订后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植物新品种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将于6月1日起施行。
国家能源局新能源和可再次生产的能源司副司长潘慧敏介绍,一季度,全国可再生能源新增装机7675万千瓦,同比增长21%,约占新增装机的90%。
1865年,生物学家孟德尔在奥地利宣读了其豌豆研究成果《植物杂交实验》,为经典遗传学大厦奠基。
近年来,中山大学围绕“主体、基础、应用”三个层面,在广州、珠海、深圳三校区布局人工智能相关学院,集聚近20个学院共同构建大智能学科教育体系。
在上海科技大学遇见威廉·哈兹尔廷博士,他满头银发、戴着大大的方框眼镜,乍一看有点像那位创作了无数超级英雄故事的漫画家斯坦·李。
五一假期进入尾声,国内外旅游市场如火如荼,知名目的地热度不减,慢慢的变多的小众目的地也开始崭露头角。
第137届广交会第三期“美好生活”5月1日开幕,12043家企业参展。
杨永修有多个头衔,“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全国技术能手、中国一汽首席技能大师……五一前夕,他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荣誉称号。
“当患者因我们的药多了一份生活的希望,那所有辛苦的日夜就有了意义。”贝达药业股份有限公司质量工程师高娅琴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道。
21世纪初始,随着城镇化的发展,全国各地的建筑高度被一再打破。如何在保证超高建筑结构安全的同时提高建造效率,成为业界亟待破解的难题。
美国的政策变化不仅影响本国科研,也导致许多国际科研项目中断或面临中断风险,对全球科研合作造成重大伤害。
“对服装面料而言,防水和透气本是矛盾体,但我们采用高分子膜贴合技术,做到了既防水又透气。包括上述小程序在内,柯桥织造印染产业大脑已集成190多个应用,入驻企业4000多家,注册工程师11万多人,接入生产核心设备3万多台套。
轻舟,顾名思义,以个头小、重量轻为最大特点。轻舟货运飞船副总设计师吴会英和记者说,轻舟重量约5吨,目前的上行运力为1.8吨以上,下行为2吨。装载容积约9立方米,货物舱的体积为27立方米,可搭载航天员生活物资、科学实验设备、科学载荷等。
4月29日4时10分,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使用长征五号乙运载火箭/远征二号上面级,成功将卫星互联网低轨03组卫星发射升空,卫星顺利进入预定轨道,发射任务获得圆满成功。
我国实现强光条件下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 将有力支撑国际月球科研站等后续任务
近日,我国天都一号通导技术试验星成功完成白天强光干扰条件下的地月空间激光测距技术试验,在国际上首次打破地月空间卫星激光测距仅能在夜晚作业的时间限制,标志着我国在深空轨道精密测量领域取得技术新突破。
搭载该模型的AI手机、智能屏幕、陪伴机器人“AI智伴小熊”等产品,为用户所带来更加个性化、智能化的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