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4-09-14 12:38:22 | 作者: 可燃液体安全柜
央广网北京7月11日消息(总台中国之声记者韩雪莹)据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之声《新闻晚高峰》报道,夏季来临,多地高温天气持续,轻巧便携的降温喷雾、防晒喷雾等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不过,在避暑降温的同时,消防安全也不容忽视。一些喷雾类产品的商品信息中提到,储存、使用这类产品时应远离明火、防止暴晒,而由喷雾引发的爆燃、火灾等,也曾被新闻媒体报道。使用喷雾类产品不当究竟有多危险?
有媒体报道,苏州一男子在刚刚被暴晒的车内使用了号称网红“清凉神器”的降温喷雾,为保证使用效果,他始终没打开车窗,20分钟后他掏出打火机点烟,车内瞬间发生轰燃。
小小的喷雾类产品,为何“杀伤力”如此之大?近日,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在一家汽车报废回收公司对降温喷雾、防晒喷雾、空气清新剂、杀虫剂等多款喷雾类产品的可燃性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这一些产品均具有可燃性,特别是在高温密闭空间内使用时,极易发生轰燃。
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负责人刘丙涛回忆道:“当天室外温度36℃,夏季太阳直晒,汽车内的温度用测温枪测的是60℃。我们把降温喷雾喷到车内的方向盘和座椅上,喷完一瓶后降到30℃,效果很明显。然后我们模拟有火源靠近车,消防员把点火棒放到车窗附近时,火苗接触到车内气体,瞬间发生了爆燃现象,车辆两侧的玻璃被炸飞到10米外的空地上,后备箱后盖也被气浪掀起来了。”
喷洒了降温喷雾的报废汽车,遇明火发生轰燃(: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
通过放置在汽车挡风玻璃上的摄像头记录的画面可以直观看到,爆炸的一瞬间,巨大的火团从车中喷出,记录仪被炸飞;瞬间的爆燃后,车内一些可燃物被引燃,进而发生持续燃烧。
试验现场,消防员还点燃了一支蜡烛,将包括降温喷雾在内的几款不同用途的喷雾类产品对准火苗、依次喷射,记者观察到,在这些喷雾气体喷出的一瞬间,火苗变得更旺,甚至有些会延伸成数十厘米长的“火舌”。
刘丙涛说:“喷雾类产品通常含有乙醇、丁烷、异丁烷等易燃成分,在使用后这些物质没有立即挥发的情况下,一旦遇到明火,就会燃烧起来,很危险。而通过按上面的喷嘴、喷出喷雾,它是一种释放压力的形式,液体喷出后立即向四周扩散,所以会形成一个立体的‘火舌’,燃烧空间就更大。”
消防员向蜡烛火苗喷洒降温喷雾,火苗瞬间变成“火舌”(: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
以降温喷雾为例,被商家宣传为安全无害的“夏日神器”,在特定条件下却能成为“伤人利器”,稍有不慎就会“引火上身”。此前,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曾委托专业机构,对网上热销的20款降温喷雾进行了易燃性测试。在针对其中10件加压类降温喷雾进行的气溶胶点火距离实验中,4件样品的点火距离大于75cm,属于极易燃气溶胶;另对10件常压类降温喷雾测试闪点值(即物质在规定条件下受热到开始被火苗引起闪火时的温度)的结果为,2件样品的闪点小于23.0℃,属于高度易燃液体,7件样品的闪点在23.0℃至60.0℃之间,属于容易燃烧。而有必要注意一下的是,根据相关规定,易燃液体和气溶胶应在产品标签中对其易燃类别进行明确标识和提示,但此次测评的产品中仅有1件样品有易燃标识,少数样品有针对产品易燃性的文字提示说明。
记者向一家生产降温喷雾的工厂咨询,厂长陈先生和记者说,加压类的降温喷雾,也就是消费的人在市面上看到的金属气雾罐样式的产品,一定是易燃易爆品,这类喷雾的主要成分可能包括丙烷和丁烷高压液化气,能瞬间汽化、吸收大量的热,让物体表面迅速降温,这一些产品的包装上往往会提示消费者注意烟火和高温,但通常不会明确标注易燃易爆标识。
陈厂长还表示:“其实像这样的产品,我们也不想过度推广,因为这个挺危险的。如果发快递,要是标注易燃易爆品,发到国外或者另外的地方,快递公司不会揽收。因此这种商品只是会说明‘不能暴晒、不能靠近火源、不能存储在高温的地方’等等,但不会明确标易燃易爆品,就是避开一个限定。”
陈厂长进一步介绍,加压类的降温喷雾产品往往易燃易爆成分的含量更高,也只适合喷在车内、衣物上,使用时要尽量避开皮肤。如果想针对皮肤使用,可以向工厂定制常压类的降温喷雾产品,这样的产品通常以水为主要成分,同时添加酒精、薄荷脑等物质,而产品中的酒精含量是根据期望达到的降温效果由客户自行选定。
另外,陈厂长还表示:“水制的、没有气压的产品,风险会小一点,但是降温效果会差一点。我是建议能做成塑料瓶的,如果酒精加到可以到达点燃火苗的程度,就属于易燃品,如果你加的酒精含量不足,可能就不属于易燃品。”
记者在线款降温喷雾,价格从几元到几十元不等。其中3款常压类产品中,仅有一款标注了红色的易燃液体标识,另有一款绝对没提示易燃风险;2款加压类产品都以文字形式介绍了远离火源、避免高温等需要注意的几点,但其中一款并未标明具体成分,另一款在成分中仅标有“香精、推进剂、降温因子”三项。记者线上咨询了另一家生产降温喷雾、且产品主要成分为“降温因子”的工厂,当询问“降温因子包括什么”时,客服人员回答:“就是降温因子,这种成分不易燃。”
记者随机购买的三款常压类降温喷雾中,仅有一款标注了易燃液体标识(记者韩雪莹 摄)
记者随机购买的两款加压类降温喷雾,均未对产品成分作明确说明(记者韩雪莹 摄)
上海市消费者权益保护委员会副秘书长宁海表示,降温喷雾等喷雾类产品标识混乱、安全提示信息不明显的情况较为普遍,很多消费者没形成关注产品使用需要注意的几点的习惯,也没有深刻意识到喷雾类产品在特定条件下易发生的安全隐患。
宁海表示:“产品易燃,要把字体写得足够大,因为有些喷雾很小,如果仅是用很小的字体显示给消费者看,它的显著性肯定不够。比如说不能在高温下储存,我们提议以字体比较显著的形式给到消费的人,而不是在产品的说明书上或者在产品的标识上,就只有两行字体,这不足以让我们消费者引起警示。”
北京市大兴区消防救援支队新闻宣传科负责人刘丙涛进一步提示,除了降温喷雾外,含有易燃成分的各类喷雾产品都要在阴凉避光的条件下储存,避免在高温封闭环境内使用;使用时切记远离明火,在室内使用后应立即开窗通风。
刘丙涛强调:“夏季车内温度过高,容易使气罐的压力过大造成破裂,所以不建议市民把这类产品放在车内,除了防晒喷雾或者降温喷雾,还有发胶、杀虫剂、花露水等。市民一定要挑选出正规合格的产品,买完之后应该仔细阅读产品说明,留意上面的安全提示和警示信息。另外要把有关产品放到孩子够不到的地方,也不能喷完直接去做饭、吸烟,防止造成不必要的伤害。”
夏季来临,多地高温天气持续,轻巧便携的降温喷雾、防晒喷雾等产品受到消费者青睐。不过,在避暑降温的同时,消防安全也不容忽视。一些喷雾类产品的商品信息中提到,储存、使用这类产品时应远离明火、防止暴晒,而由喷雾引发的爆燃、火灾等,也曾被新闻媒体报道。使用喷雾类产品不当究竟有多危险?